En

进阶课堂 || 建筑师的职业精神

 

“逆流而上”—— 一种追求极致的个人意志

谈及建筑师的职业精神,邵总为我们带来了安藤忠雄给她的启示。日本的精工来自于体制的分工,因此,我们总能在日本建筑师的作品中体会到一种冷静而极致的情感。

在安藤忠雄23年的设计生涯中,他始终将事务所维持在23-25人的规模,以保证作品最终的完整性。从安藤忠雄的作品到他与团队的工作方法,我们看到的是安藤作为一个建筑师的一种挑战式的人生态度,和一种抗争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安藤来说,建筑师相反概念的抑扬,它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是内与外,西方与东方,局部与整体,历史与现在,过去与未来,抽象与具象,单纯性与复杂性两极之间的,同时又渗入自己意志而升华出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在这里注入自己的意志,发现一个“建筑的理想状态”对他来讲就是建筑行为。

而这种建筑设计中的两极状态,不正是我们身处一线的建筑师所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吗?这种“思考的自由”,对安藤来说是一种抵抗式的“创新”,这种抵抗式的创新被他称为“逆流而上”“人生的终点,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将自己的职业作为武器,去抗争,去争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负自己之责,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与社会抗争。这就是我选择的一种‘游击战’式的人生观,也是我意志的表白”。——安藤忠雄

“工匠之思”——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

从设计条件,设计规范,竞品分析,到最终设计作品的呈现,邵总用墨家的“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来向我们进行阐述。《小取》说:“以辞抒意”,所以“辞”又是构成推理的要素,即用作前提、结论或论证的论题。

明确论题或结论之所以能成立的理由和条件,又必须明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一般规律,还必须知其类同者。这三物既是后期墨家逻辑推理论证的原则,也是其推理论证的基本形式,既由故、理、类三物而推出“辞”的基本过程和形式。而我们从设计创作到一个设计作品的完成,就应该是一个论证“立辞”的过程,而“立辞”便是在推论中找到项目的落脚点。

 

反观近现代以来,中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慌张和焦虑。中国的建筑师自古以来就有着与生俱来的职业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也带给我们自身对建筑师这一职业和身份的困扰。

 

过去二十年,中国快速发展更新变化,这为我们带来了建筑师行业的繁荣,背后却是我们在技术上或是精神上的空洞。那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职业呢?邵总认为,应对的方法就是开放,用这种开放来解决自己的焦虑和慌张。而这种开放也就是佛语里所说的“香象过河,截流而行”——唯有实践,方可解决问题

“拓展边界”——一种更高维度的建筑胸怀

如今,我们不可能只用一种语言去应对当下如此多元的文化。“我们当代世界的复杂性,仅仅一个建筑公司已经不足以生产足够的智慧去理解和应对不同的条件,未知的情况以及复杂的文脉”。邵总用库哈斯的建筑实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建筑学人对城市和社会的研究与贡献。“建筑本质上就是一个同时处理很多因素的魔术——既是纯粹关乎钱,又纯粹关乎艺术。建筑本身就拥有这样的跨度,这种跨度是我们做各种事情的主要推动力”。——Rem Koolhaas

 

透过库哈斯的设计案例我们看到了他的“立辞”,生活在哪,就面对和解决哪里的问题,有问题就会有艺术。


 

“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和理论家之一,Rem Koolhaas多年来观察研究拥挤的大都会、共产主义、崛起的亚洲、第三世界、现代性等一个个崭新的议题,并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拓展建筑学的边界和事业,带给建筑学新的机会去创造、新的勇气去改造旧世界。”

结语

好的建筑师在乎的是真正使用建筑的人的感受。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创作,你想做什么样的事情,要有什么样的洞见并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判断,这都和你的眼界和心胸有关。

因此,准备好你的心态:保持身材,保持幽默;保持阅读,保持微笑;保持爱他的能力,保持非专业内的朋友;保持消费,保持对手工的执着……生活最高的品质和工作最好的状态,是保持胡思乱想的空间和时间,我们的职业能力因我们的天赋和兴趣而变得丰富和充盈,我们的职业精神也因我们的意志和胸怀而越发坚定。